想做个人博客已经很久了,最近的这种想法尤其的强烈,所以动手做了这个自己的个人博客。下面说一下我做这个的历程。
最开始以前就听说过github支持免费的host服务,所以开始寻找github的支持,很容易找到了github pages的支持。按照官方给出的教程,五分钟时间搞定了首个github pages的“hello world”,然后后面看到了github pages的搭建blog的官方推荐“jekyll”。很高兴能有官方推荐的技术,这样能节省一大部分找对应技术方案的时间,而且能少走弯路,毕竟我还是信任github的(微笑脸)。
其实我对前端的认识还保留在jquery(最近了解了vue)的时代,我认为我好多的工作还是需要写页面的,例如部个局或者写个css样式啥的,所以我果断的安装了我认为非常流行的前端idea webstorm,然而并没有如我所愿,自从安装之后并没有使用过(微笑脸)。然后开始了我的jekyll之旅,对于一个使用windows的用户(而且使用的windows7)来说,对于任何官方文档只提供了linux和mac的技术来说是很痛苦的。找了大量的文章并且尝试了几次安装之后,总归是把jekyll以及需要的ruby环境安装好了。对照着jekyll的官方文档,也写出了一个post demo,直到现在也开始对这种技术有了一些了解,就是把markdown编写的内容动态渲染成html页面展示,只需要少许的配置,因为有默认的主题也不需要关心页面布局什么的,还真的是非常方便的。
我也记不清了找什么关于jekyll的文章,搜索到了类似“jekyll和hexo”的文章,作为一个有学习欲望的小白,虽然和我要找的内容不相关,我还是点击了进去。然而这也开启了,真正的主角hexo的上场。文章里大概讲的就是以下几点:1.jekyll的编译相比hexo很慢 2.jekyll的环境很复杂 3.jekyll的主题很难看。所以作为一个有好奇心的青年,还是去验证一下网上说的事实(在这时候,其实jekyll还是给了我一些视野的,我没想到blog居然还能这样写)。安装了node.js,环境安装完毕,果然环境简单。做出一个demo来看,默认的主题果然比jekyll好看些(个人观点哈哈哈)。至于编译速度没有太大感觉,毕竟我也只做了demo。以下说一下我的个人观点,jekyll依赖于ruby环境,而ruby作为一个后端语言,前端并不是其擅长的,而node.js大家都清楚的哈虽然也是后端语言。
然后我就用hexo搭建了这个blog,虽然还有很多的地方不太会用。例如tag的使用。还有对这个的思考,如果以后blog文章很多的话,那会不会把所有的文章都列举在首页,那首页是不是就会很长?不管如何,我的个人blog今天算是迈出了第一步。哦对了,今天晚上去参加了我们7fresh第一个店铺的开业仪式,很多好吃的,然后现在出完回来补完了这个博客。那个谁谁谁也曾说,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,那是不是我已经成功了一半啦啦啦。
白杨blog的开端文章
如果感到快乐,你就拍拍手。